白皮松是我國特有珍惜樹種,其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極強,具有凈化空氣的作用,故常被應用于城市綠化建設中,其屬常綠喬木,成年白皮松外表呈現灰綠色,老樹樹皮不規則,脫落后露出粉白色內皮,襯以青翠樹冠,十分美觀,因此享有樹中“美男子”之稱。白皮松尤以陜西藍田地區的最為出名,但由于其對生長環境并無太大要求,故可在全國范圍內種植,陜西白皮松官網www.anqute.com的小編了解到:平順縣東安善村兩兄弟帶領村民種植10萬株白皮松,美化環境的同時也幫助農民增收。
記者在長治市平順縣苗莊鎮東安善村看到一片片田地郁郁蔥蔥,溝溝坎坎苗木茂密。東安善村村委會主任段先明正領著村民們在這里鋤草,這片田地是該村新建起的“綠色銀行”,目前已種下12萬株珍稀樹木白皮松。
白皮松被譽為樹中“美男子”,常綠喬木,幼樹樹皮平滑,呈灰綠色,老樹樹皮不規則,脫落后露出粉白色內皮,襯以青翠樹冠,十分美觀。段先明告訴記者,由于白皮松吸收二氧化碳能力較強,是各地種植的常選樹種。
說起白皮松能成功落戶東安善村,還得感謝村里的兄弟倆。段小云和段天云兄弟倆早年間住在村里,后來到外地工作,退休后心懷恩澤鄉親之心,為村里引進了白皮松。2015年他們返鄉后,得知村里有4000畝荒山被外地人買走,心里很不是滋味,之后倆人出資又將家鄉的荒山買了回來,并決定種樹植綠,為鄉親們建起“綠色銀行”。
“這一片一百多畝‘綠色銀行’,至少能值100多萬元吧。”同行人猜測說。“要說多少錢,你還得在100萬后面加個零。”段先明的回答無比自信,更讓人吃驚不小。
東安善村是一個有204戶、546口人的小山村,這里氣候獨特,擁有適宜白皮松生長的氣候和土壤。去年年初,兄弟倆專門到甘肅天水白皮松產地多次考察,在鎮里和村里的支持下,引資400萬元,在家鄉東安善村流轉土地170畝,一次性引進白皮松8萬株進行種植。在技術人員精心指導下,白皮松當年成活率高達97%,增強了鄉親們種植白皮松致富的信心。
一位種植戶告訴記者:“政府大力支持和能人引導,使我們農民種植白皮松信心百倍。如今,一畝白皮松的收益要頂十幾畝果園呢!而且當地人在農閑的時候在白皮松基地打工,每天還可以掙到60多元,既能照顧家又能掙到錢,何樂而不為!現在很多人先在基地跟請來的專家學技術,然后再抽空在自家地里種。”
除了經濟效益,種植白皮松的生態效益也十分顯著,不少種植戶紛紛告訴記者:“以前一到冬天,村莊一片凄慌,連一片綠葉也見不到,現在,冬天也有滿眼綠色。種植白皮松不僅起到美化環境作用,還提升了人居環境質量。”“它的生態前景是我們難以想象的,聽說運到陜北等地還可以擋風防沙,作用大著呢。”
苗莊鎮人大主席、包村干部路忠斌說:“環境是資源,生態是財富。抓綠化、抓生態,就是抓第一要務,就是抓人居環境,就是抓農民收入。這次東安善村產業選得太好了,今后,白皮松產業將成為當地強鎮富民的主導產業,在美化環境的同時幫助農民增收。”
談到今后打算,段小云兄弟倆滿懷憧憬地說:“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在家鄉流轉土地500畝,引資千萬元,實現人均1畝白皮松的目標,讓鄉親們發家致富不再愁。如果條件成熟,將來在全鎮推廣規模種植白皮松5000畝,并探索出一條‘白皮松成片景觀+利用景觀復合經營+白皮松銷售’的綜合開發模式,實現生態與農戶致富雙贏。”